2024 年會是代幣化證券的啟動年嗎?
幾年來,代幣化一直是金融科技的流行語。但實際上,它對全球證券市場的影響是有限的。
盡管如此,一些全球最大的銀行在 2023 年推出了自己的數字證券計劃,為未來一年更廣泛地采用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全球監管機構正在建立支持各種鏈上資產交易所需的法律框架。
各大銀行在代幣化方面加倍努力
從 2021 年開始,主要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支持證券代幣化,推出了彙豐 Orion、摩根大通的 Onyx 數字資產和瑞銀代幣化等專用平台。
2023 年 1 月,歐洲投資銀行 (EIB) 在彙豐獵戶座發行了首只代幣化債券,這是該技術去年眾多裏程碑中的第一個。
隨著彙豐獵戶座的交易將於 2024 年上線,該銀行在過去 12 個月中一直在擴大其數字資產產品,包括涵蓋托管、交易和發行的產品和服務。
競爭對手瑞銀(UBS Tokenize )也不甘示弱,發行了中銀國際(BOCI)首次發行2億元人民幣的數字結構性證券。
除了債券之外,瑞銀於10月開始 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合作試行新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MMF)。
不同類型的代幣化證券
2023 年,代幣化的 MMF 大受歡迎。從年初的三只,到現在有十幾只這樣的基金,總市值超過7.5億美元。
數字國庫基金由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和WisdomTree等公司率先使用公共區塊鏈,隨著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排隊進入該領域,數字國庫基金已准備好在2024年進一步采用。
例如,10 月,摩根大通和巴克萊銀行在摩根大通的私有區塊鏈 Onyx Digital Assets 上交換了代表貝萊德 MMF 股份的代幣。
然而,盡管MMF代幣化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機會,但卡斯珀協會董事會成員拉爾夫·庫布利(Ralf Kubli)表示,他認為“更大的用例將是私人債務”。
根據Kubli的說法,私人債務是證券代幣化最令人信服的論據之一。他說,“當你考慮管理私人債務的成本時”,並補充說區塊鏈可以顯著降低證券化的成本。
未來方向
國際機構貿易交流證券協會(ISITC)主席裏奇·羅賓遜(Rich Robinson)在與CCN討論不同類型的代幣化證券時表示,他不知道股票市場有任何重大采用,“至少,不是IBM普通股那種東西。
盡管如此,通過Securitize和Tokeny等初創公司的努力,基於區塊鏈的新型私募股權解決方案正在出現,有望改變企業籌集資金的方式。
然而,仍然缺少一個關鍵的拼圖:支持證券代幣交換的交易基礎設施。
羅賓遜指出,瑞士的SIX數字交易所(SDX)和新加坡交易所正在進行的工作是該領域的早期先驅。但他也承認,代幣化並不是自動導致更高效的證券市場的靈丹妙藥。
然而,隨著該技術的獲得牽引力,主要交易所運營商的支持將是一個顯著的推動力。重大發展可能即將到來。
據報道,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正准備在2024年推出一個新的區塊鏈驅動的交易場所。
就他而言,庫布利表示,他預計“在未來,一切都將被代幣化”。 他補充說,變化的步伐可能會在不同市場和證券結算周期的各個方面之間產生分歧。